舊書店的時光褶皺
巷尾的舊書店藏在兩株老梧桐之間,木質招牌上 “文匯書屋” 四個字被歲月磨得有些模糊,卻仍透著一股子溫潤的墨香。我總愛在周末的午后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木門,門楣上掛著的銅鈴會叮當作響,像在跟舊時光打招呼。
書店里的書架是深褐色的實木,邊角被無數雙手摩挲得發亮,每一層都擠滿了書,有的書脊已經泛黃,有的封皮還沾著淺淺的霉斑,卻都整整齊齊地立著,像等待被喚醒的老友。店主是位頭發花白的老人,總坐在靠窗的藤椅上,戴著老花鏡翻一本線裝書,陽光透過窗欞落在他的書頁上,連灰塵都變得溫柔起來。“姑娘又來啦?” 他抬頭時,眼角的皺紋會堆成好看的弧度,手里的茶盞冒著淡淡的熱氣,是陳年普洱的醇厚香氣。
我喜歡在書架間慢慢踱步,指尖輕輕拂過書脊,能感受到紙張的紋路與時光的重量。有一次在角落的書架上,我發現了一本 1987 年版的《城南舊事》,書頁間夾著一張泛黃的電影票根,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,卻能辨認出 “北京電影院” 的字樣。我捧著書走到老人身邊,他笑著說:“這書是前陣子一位老教授送來的,說當年看完電影,就把票根夾在了書里,一放就是三十年。” 我輕輕翻開書,墨香混著淡淡的樟腦味撲面而來,林海音筆下的老北京仿佛就在眼前,連空氣都變得柔軟起來。
書店的角落有一張小小的木桌,上面放著一盞舊臺燈,常有學生在這里看書。我也曾在那里待過一個下午,窗外的梧桐葉被風吹得沙沙響,老人煮茶的咕嘟聲、翻書的輕響,還有偶爾傳來的銅鈴聲,織成了最溫柔的背景音。后來我把那本《城南舊事》買了下來,老人在書的扉頁上用鋼筆寫了一行字:“舊書藏舊夢,相逢即有緣。”
去年冬天再去巷尾,卻發現書店的門緊閉著,木質招牌也不見了蹤影。鄰居說老人搬去了鄉下,書店也盤給了別人,要改成文具店。我站在空蕩蕩的門口,心里空落落的,仿佛一段珍貴的時光被生生抽走。后來我時常會想起那家舊書店,想起書架間的墨香,想起老人的茶盞,想起那本夾著電影票根的《城南舊事》—— 它們像時光里的褶皺,藏著最溫柔的詩意,即便書店不在了,那份溫暖也永遠留在了心里。
時間:2025-09-04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散文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