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伴一個軟件成長是什么樣的體驗
每一年都會有很多人加進寫作平臺,然后分享自己的心情,說自己如何熱愛寫作,很多人不到一年就杳無音訊,也許去了更適合自己的平臺,也許發展得更好,也許新的面孔又出現了,也許是實力還不足夠在這個網站混下去,自動自發地離開了,也許是覺得自己始終沒能冒出頭,沒有粉絲,終于堅持不下去地走了。
也有很多人堅持了下來,開始有了人氣,在湯圓連載小說有了收入,更新要求也低,成為令人羨慕的簽約作者,在快近千萬用戶中取得很好的成績。用手機碼字還是習慣用它碼字,沒用作家助手。
畢竟湯圓受眾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群體,小學生,中學生,大學生都在寫。多數人堅持不下去是真的,但是總體來說,罵人的很少,大家都很和氣。
云起簽長約會很劃算,會有很多交流機會,也能得到更多培養,讀者黏性大,可以慢慢積累人氣和粉絲。受眾和湯圓差不多都是年輕人。但是渠道比湯圓廣,如果沒打算做個十幾二十年,一下子去云起起點很難堅持下去的。輾轉了很久之后我在云起落了腳,就職于此。
網站大多都出了手機app,沒適應潮流的可能也就消失了。一個軟件真的可以陪伴你成長好多年,你看著它更新換代,看著來來往往的新人,這種感情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取代的。
習慣了每月續費vip,習慣了每月去學習一些好作品,習慣了征文種種活動,每天接觸新的東西,每天四千,六千一萬地碼字。的確有很多比你優秀的人,也會有很多和當初的你一樣,幾萬字都堅持不下去的萌新。
第一次在晉江寫文,還是中學,寫了幾千字就掛了,完全不知道大綱是什么,第二次在晉江寫文,發了七萬字的連載,后臺總是抽風,一下子就要簽身份證,被嚇到,也就離開了。七八年前在瀟湘看書,她們都成了大神,再去看的時候很緬懷,卻也始終寫的不順,簽約不順利也就沒在哪里寫。所以,有些軟件,真的沒有緣分就是沒有緣分。
第一次用簡書的時候我還是一個每日看一本書寫書評的好孩子,那時候哲思里還都是雞湯,可是現在點進去,都是純粹地談論哲學,認真反思的了,換了主編的關系。
這是一個遇見,我也拿起哲學書認真地專研,開始給哲思專欄固定投稿。所以一個app以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會變好的,當里邊都剩下真正有思想的人,我會覺得自己班門弄斧,默默滾回去學習。這就是寫作的意義,也是寫作平臺的意義,遇見很多優秀的人,他們都在努力生活著。
自媒體要求一個人有明確的定位,也許比起寫勵志雞湯,寫哲思散文可能要出頭真的看天賦很困難,可我依舊愿意為自己選擇這條路,只因為,我相信自己靈魂組成成分里,哲思是重要的一部分,我喜歡的心理,喜歡的哲學散文,都有了一個可以承載的載體,這是我自媒體的定義,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投稿之外還有很多的方式去經營變現,每天看著那么多優秀的人,自己也會有努力上進的動力。所以,去發現適合自己的平臺,努力維持,這個很重要,維持平臺形象需要每天學習,需要每天產出。保持一定頻率。
文字站是一個很純粹地寫作平臺,大部分還是要中考了,要高考了的學生,也有上班族和優秀的職場人士,有寶媽,熱愛寫作但不到專業的程度,一方面這是一個優勢,另一方面,可能也注定這個平臺不改變不會有大發展。我希望這里能出一兩個專業寫作的人,這樣會帶動一下情緒。
如果自己沒信心全職,不敢加入市場,甚至害怕市場,怎么有動力做好,夢想還是要有的。有了門檻可以留下優質的用戶。簡書越辦越好,也是提升了門檻的緣故。
文字站可以分享到好文章,很純粹可以想說什么說什么,不用考慮精美的排版,不用考慮迎合讀者的口味,所以喜歡就可以一直寫下去。但也可以看到一些人認為年少就是資本,就是驕傲,全社會都該來跪舔我。無限地放大自我,浮躁,顛倒的三觀。如何如何。頗有感傷情緒,百無聊賴。
日本和中國很多年輕女孩都有種我青春,我驕傲,我自豪的情緒,當然很多自以為是文藝青年用各種音樂給自己貼標簽的人都是這樣。我描眉畫鬢,青春靚麗,你一定很想約我吧!我年少力強,年少輕狂,充滿了理想,你們這些社會大叔大嬸一定很羨慕我吧!
我只能說,誰還沒年輕過?大多數人還是不把年齡當成一回事的,除了你爸媽老師沒人會因為你年紀小讓著你管著你哈。
多數年輕人會覺得甘于平凡很蠢,整天不知道在反抗什么東西,對父母冷冷的,擺著一副臭臉。對父母要心懷感恩,賺錢很容易的話,你暑假怎么不去打工?我也只能聳聳肩膀,作為一個不能獨立交水電費,房租伙食的人,你有什么資格牛B烘烘的?
平臺上能遇見很多志向遠大的小屁孩,這里看不慣,那里看不慣,寫了幾個字就學人家收徒弟,抄抄抄,就覺得自己好有鑒賞力,是一個文學天才。不好好學習,寫生死絕戀,不好好學習做著成神夢,為數不多的打賞,還是自己折了一半錢給自己打賞的。
看看知乎上,多少出國留學的,博士,富二代,創業人,職場精英,各領域的大學生,人家依舊會平和地說出自己的見解。點贊10萬+的人都是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與名。只有智者才能懂得平凡的意義,在二十四小時中踏實生活,活在當下。
也只有浮躁不安的年輕人,會害怕平凡,會害怕泯然眾人矣。可實際上,我們就是人,就會活在眾人里,如果你沒辦法獨立擁有一個世界,沒辦法有自己那份內在生活,那真怪可惜的。
有的人會有,沒有的人都沉迷追劇日漸消受了,有內在生活的人不會特地去耍帥彰顯不同,因為他本就與眾不同。不是不斷自我成長的人,在大平臺是混不了多長時間的。拿云起來說,每天更新四千字,這個規則足夠讓大多數人活不下去。自媒體也是這樣,一個不關注新聞沒有思考,不讀哲學書的人怎么投稿給相關專題,一個只是想,投稿都不敢的人怎么給公眾號寫文章拿稿費,一個自己都不尋資源的人怎么做知識付費,一個自己專業主業沒做好的人,成天發財夢的人,怎么可能會有自己的品牌形象?!
很多人來了又走了,很多人試了失敗了。堅持下來的,我看過很多寫了幾十萬字,每篇文章還是寥寥幾個點贊的人,有多少人,是因為他們寫的不是雞湯,足夠真實,才不讀的?很多。其實,只要他們愿意學習下門道,就可以做好數據,這樣的人我很佩服。
陪一個軟件成長的過程,需要自己也在不斷成長,需要自己也不斷學習。只有嫌自己不夠努力的,沒有嫌自己太努力了的。只是一味孤高,一味目下無塵,隨便批評別人的努力踏實,覺得自己才華橫溢的人,什么也不干也能做得很好的人,生活會給你一巴掌,早晚的事。
一些人會覺得,不就是一個破網站,破app嗎?我肯去寫文章,已經給了你面子了。這樣想的人,無一例外地消失了,無一例外地眼紅別人的成果,覺得:切,那個老發文章的,寫網文算什么才華,我閉上眼睛都寫得比他好!!
同期的作者磨礪得成熟了,網站也成熟了,而放棄了的人,只不過是一個過客。一些人覺得我寫過,是元老級別的人物,只有幼稚的人會唯我獨尊,什么都堅持不下來,什么都做不成,還覺得自己是沒被社會磨去棱角,還有個性。其他人,都已經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,擁有了一種成熟內斂而不刺目的光輝。
陪伴一個軟件成長,就能看出這些悲喜劇。
時間:2025-09-19 作者:校園文學網 來源:校園文學網 關注:
隨筆推薦
- 陪伴一個軟件成長是什么樣的體驗
- 每一年都會有很多人加進寫作平臺,然后分享自己的心情,說自己如何熱愛寫作,很多人不到一年就杳無音訊,也許去了更適合自己的平臺
- 09-19
- 當你身邊的人都是博士后
- 人是很容易受別人影響的,一個氛圍,一個群體,有時候可以是一道光,照亮你的人生,有時候可以是一個影子,拉低你的智商,讓你被陰影籠
- 09-19
- 寫著寫著,你的靈氣是不是磨沒了
- 真的進了寫文這圈子,不少吃瓜群眾對唐七抄襲黑歷史,一輪一輪洗白戰,不惜借助投資方,后臺保項目,噴同行,只能說:貴圈真亂。
- 09-19
- 人窮志短是種什么樣的感受
- 投資的時候別人能夠有足夠的操作,你只能花錢買教訓從此心痛地在漫漫長夜學看圖學分析商品趨勢
- 09-18